(14分)室温下 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
(14分)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 (二)【理论探究】 假设二中只生成Cu(OH)2的原因是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加入到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 步骤四: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4)①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和 。 数据记录: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通过计算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 |
参考解答
(14分) (一)【提出假说】: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1分) (二)【理论探究】:Cu2++CO32-+H2O=Cu(OH)2↓+CO2↑(2分); (三)【实验探究】:(1)A→C→B (2分) (2)无水硫酸铜 (2分) (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4)①U 形管;(1分) ②将装置中原有含水蒸气和CO2的空气排出;(1分) 将B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CO2全部排出,被C、D装置完全吸收。(1分) (四)【实验结论】:Cu2(OH)2CO3 (2分)。 |
试题分析:根据假设1和假设2推出假设3。氢氧化铜应为水解产物。 点评:本题属于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各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仔细作答,还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
相似问题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对过氧
Ⅰ.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时 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 上层
Ⅰ.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
现有铝片 铝粉 铜片 氧化铝 氧化铁 盐酸 稀硝酸 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 根据现有药品
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某中学高一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 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
某中学高一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 4g铜片和12mL某浓度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