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行政诉讼中“参照规章”的内涵。(南开大学2004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3-07 10:22:36

简析行政诉讼中“参照规章”的内涵。(南开大学2004年研)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标签:南开大学,行政诉讼,正确答案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79***624

2024-03-07 10:22:36

正确答案:对于行政审判中规章的法律效力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中对实践工作中的这个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答复。 (1)对行政诉讼中规章的适用效力总结如下: ①规章在行政诉讼中的参照地位实际上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规章对人民法院不具有绝对的拘束力对于不合法的规章人民法院有权拒绝适用。 ②人民法院参照规章的前提是审查规章通过审查确定规章的合法性从而决定参照与否和是否适用。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认定规章不合法的可拒绝适用但不能宣布相应规章无效和予以撤销。 ③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相应规章合法该规章即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该适用只不过适用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2)《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规章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而只是作出“参照”的定其主要原因有二: ①由行政诉讼的特点所决定。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而行政规章本身属于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如果将规章作为评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以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来判断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这样行政诉讼就会失去监督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意义《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就难以实现。 ②由规章的特点和现状所决定。规章虽具有针对性、补充性和具体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制定主体多、制定程序简单、制定权限不清、交叉、效力等级低等不足。目前在规章的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立法技术欠缺规章之间相互矛盾规章与上一层次(上位法)规范性文件之间时常发生冲突立法程序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政诉讼法》规定规章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将会产生许多消极后果这不仅不利于人民法院公正合理地审理行政案件而且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我国法制的统一。
对于行政审判中规章的法律效力,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中,对实践工作中的这个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答复。(1)对行政诉讼中规章的适用效力总结如下:①规章在行政诉讼中的参照地位实际上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的选择适用权。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规章对人民法院不具有绝对的拘束力,对于不合法的规章,人民法院有权拒绝适用。②人民法院参照规章的前提是审查规章,通过审查确定规章的合法性,从而决定参照与否和是否适用。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认定规章不合法的,可拒绝适用,但不能宣布相应规章无效和予以撤销。③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相应规章合法,该规章即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应该适用,只不过适用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别。(2)《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规章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而只是作出“参照”的定,其主要原因有二:①由行政诉讼的特点所决定。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而行政规章本身属于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如果将规章作为评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以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来判断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这样,行政诉讼就会失去监督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意义,《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就难以实现。②由规章的特点和现状所决定。规章虽具有针对性、补充性和具体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制定主体多、制定程序简单、制定权限不清、交叉、效力等级低等不足。目前,在规章的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立法技术欠缺,规章之间相互矛盾,规章与上一层次(上位法)规范性文件之间时常发生冲突,立法程序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政诉讼法》规定规章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将会产生许多消极后果,这不仅不利于人民法院公正合理地审理行政案件,而且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我国法制的统一。

上一篇 民商合一立法体制下我国商法的地位及其存在形式。(上交2004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商法的特征。(中山大学2007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