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其中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3分)(1)强酸制弱酸(2分);碳酸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硅酸钠溶液(3分) (2) 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气体(2分;SiO32-+2CO2+2H2O=H2SiO3↓+2HCO3-(2分) (3)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2分) 2I-+Cl2=2Cl-+I2(2分) |
试题分析:(1)根据图①装置的特点可知,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根据较强的酸制备减弱酸的原理进行设计的。A装置是制备CO2的,所以A中盛放的是碳酸钙,C盛放的是硅酸钠溶液。由于盐酸易挥发,也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B中应该盛放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气体。 (2)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3)根据图②装置的特点可知,甲同学设计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高锰酸钾溶液能把氯化氢氧化生成氯气,氯气能把碘化钾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Cl2=2Cl-+I2。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评价能力以及操作动手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的这种类型的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相似问题
十.一节放假结束后 小王来到实验室 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敞放着 这引起了她的研究欲望。【提出问题】氢
十.一节放假结束后,小王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敞放着,这引起了她的研究欲望。【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若发生变质,其程度如何?【
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 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
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1
(14分)室温下 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
(14分)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和研究。(一)【提出假说】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对过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