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 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 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
参考解答
B |
试题分析: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要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则需要升温,因此需要加入烧杯中的物质能溶于水时放热,而在所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硝酸钾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能结合某些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
相似问题
下图是A 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 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固体治理A
下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治理A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g。
30oC时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和乙 分别加入10g水 使其充分溶解 观察到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
30oC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2中的a表示甲的溶解度
(5分) 20℃时 将等质量的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
(5分)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下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 A 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其原因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据《说文解字》记载 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风吹日晒使溶液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风吹日晒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B.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