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 ;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 。 |
参考解答
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⑵氧化铜和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⑶无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分析:(1)反应物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后物质也由铜、氧、氢、碳几种元素组成,据此可作出猜想; (2)猜想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受热会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此猜想不合理; (3)鉴别碳和氧化铜,根据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碳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据此可鉴别碳和氧化铜. 解答:解:(1)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碳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二者在高温下不能共存; (3)鉴别碳和氧化铜,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因为碳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固体沉淀在试管底部,无现象;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 故答案为:(1)质量守恒定律; (2)碳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3)黑色固体沉淀于试管底部,无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
相似问题
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 要考虑到反应物的______和反应的______ 而收集气体的方法则是由气
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到反应物的______和反应的______,而收集气体的方法则是由气体的______和______决定的.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洗涤剂 先秦科技著作《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练帛 以栏为灰 渥淳其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的洗涤剂,先秦科技著作《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 碱 盐的知识后 对课本中“酸 碱 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⑴【提出
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 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 充分搅拌后过滤。请完成20
某同学根据土法制烧碱的原理,在100mL水中徐徐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和熟石灰,充分搅拌后过滤。请完成20~22题。小题1:该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
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 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造成这
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试管内外A.温度差B.重力差C.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