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 是我国预防人民碘缺乏病最经济和最有效地措施.右图是氯化钠和碘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是我国预防人民碘缺乏病最经济和最有效地措施.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参考解答
A、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任意温度下都大于10g,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故A对; B、溶解度曲线向上倾斜,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图象可知,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B对; C、20℃时,碘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无法制得该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但是可以制的相同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碘酸钾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对. 综上,故选C |
相似问题
如图 是a b两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如图,是a、b两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属于易溶物质,b属于难溶物质C.在t℃时,a、b两种
下图是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b的饱和溶液100g 恒温蒸发掉40g水后溶液的质量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b的饱和溶液100g,恒温蒸发掉4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t2℃时a物质30g放入8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
如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温度小于t℃时 a的溶解度一定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温度小于t℃时,a的溶解度一定比b小B.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C.t
出土木制文物常处于水饱和状态 出土后若任其自然干燥将收缩 变形.一种保持文物原状的方法是:将95份(
出土木制文物常处于水饱和状态,出土后若任其自然干燥将收缩、变形.一种保持文物原状的方法是:将95份(质量)K2SO4?A12(SO4)3?24H2O(明矾)和5份H2O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 在100g水中溶解了30g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在100g水中溶解了30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0g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