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本题包括A B两小题 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 请选择
(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镁、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先制备无水氯化镁,然后将其熔融电解,得到金属镁。 (1)请参考下述数据填空和回答问题: ![]()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的原因 ;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的原因 。 (2)2001年曾报道,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该化合晶体结构中的晶胞如图所示。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3)写出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 (5)某喹喏酮类药物(中心离子是Cu2+)结构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心离子Cu2+的配位数是5 B.N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存在配位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熔点很高,硬度很大 B.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0.4 g花生油样品,置于两个干燥的碘瓶(如图)内,加入10 mL四氯化碳,轻轻摇动使油全部溶解。向碘瓶中加入25.00 mL含0.01 mol IBr的无水乙酸溶液,盖好瓶塞,在玻璃塞与瓶口之间滴加数滴10%碘化钾溶液封闭缝隙,以免IBr的挥发损失。 ![]() 步骤II:在暗处放置30 min,并不时轻轻摇动。30 min后,小心地打开玻璃塞,用新配制的10% 碘化钾10 mL和蒸馏水50 mL把玻璃塞和瓶颈上的液体冲洗入瓶内。 步骤Ⅲ:加入指示剂,用0.1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力振荡碘瓶,直至终点。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① ![]() ②IBr+KI=I2+KBr ③I2+2S2O32-=2I-+S4O6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卤素互化物IBr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实验中准确量取IBr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 ,碘瓶不干燥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Ⅱ中碘瓶在暗处放置30 min,并不时轻轻摇动的原因是 。 (3)步骤Ⅲ中所加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的现象 。 (4)反应结束后从液体混合物中回收四氯化碳,所需操作有 。 |
参考解答
![]() |
略 |
相似问题
(14分)由氧化物经氯化作用生成氯化物是工业生产氯化物的常用方法 Cl2 CCl4是常用的氯化剂。如
(14分)由氧化物经氯化作用生成氯化物是工业生产氯化物的常用方法,Cl2、CCl4是常用的氯化剂。如:Na2O+Cl2=2NaCl+O2CaO+Cl2=CaCl2+O2SiO2+2CCl4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 电荷值越大 则离子键越强。试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②CaO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
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石英B.碘C.干冰D.食盐
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石英B.碘C.干冰D.食盐
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金刚石B.石墨C.石英(SiO2)D.
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金刚石B.石墨C.石英(SiO2)D.CO2
关于晶体的自范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B.缺角的氯
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