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 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 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
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解答
小题1:A 小题2:A |
试题分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两石是花岗岩,所以是岩浆侵入形成的,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侵入岩是在地壳中形成,只有地壳抬升,才能露出地表,花岗岩的特征是球状风化,图片上看,岩石没有尖锐的棱角,可能是风化形成。A对。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还有一种玄武岩,也叫喷出岩,故B错。从图片背景看,这一景观位于山顶,如果是海浪侵蚀,下面的其它岩石也会有相似的景观,也就称不上奇观了,C错。风蚀主要发生在西部干旱地区,普陀山在湿润区,故D错。 小题2:景观的欣赏,因人、因地、因时、因情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情,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每一次都离不开情景交融,不然就说不上是欣赏,A对。这是在山顶,已经开发出来的景区 ,没有什么艰难路线行走,B错。这种景观每天日落时都有,不是什么可遇不可求的事物,只是特定时间出现,不用选择,C错。只要在日落到了哪,都能看到,无须天人合一的境界,D错。 |
相似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26分)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 后套平原北靠阴山 南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
下列关于内 外力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B.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C.今天我们看到的各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② ③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②③ ④⑤,这几个环节构成了循环(5分)(2)一位地理学家写道:“假如我们可以变成一滴
下图为世界某种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判断最有可能的地理事象及其分布原因是 (
下图为世界某种地理事象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判断最有可能的地理事象及其分布原因是 ( )A.淡水资源分布——气候因素B.煤炭资源分布——地形因素C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有美洲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南极洲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有美洲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A.南极洲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