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一文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材料一: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一文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一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1957~1960年工业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材料四:2002年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总路线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什么?材料一提出的建设方针与其相比有何不同?材料三所述“大跃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3)按照材料二提出的主要技术措施能否实现农业增产?试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以说明。
(4)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
①应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②怎样才能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
(1)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②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国经济建设,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③国际环境相对缓和。④“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滋长。
(2)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材料一提出的建设方针与其相比,不同处在于盲目求快、速度压倒一切。
材料三“大跃进”的结果说明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只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
(3)不能。与农作物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光热条件,高度密植影响农作物对光热的吸收,也影响通风透气。不合理地深翻土壤,使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土壤肥力(使土壤质量下降)。
(4)①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②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最基本的措施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要按照市场要求,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要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问题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属于(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属于( )。A.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 C.单务法律行为 D.双务法律行为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 什么也没有”的观点 属于(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销售鲜活商品低于其成本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B.抽奖式的有奖销售的最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销售鲜活商品低于其成本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B.抽奖式的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不可以超过五千元C.监督检查部门监督检查不
2001年7月2日上午 有5只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子里吃菜 张某将羊圈上 待失主认领。第二天 有人路过
2001年7月2日上午,有5只羊跑到张某家的菜园子里吃菜,张某将羊圈上,待失主认领。第二天,有人路过张某家的菜园地,认出被圈的羊是王某和孙某合买的,即
市场规则是一系列相辅相成的由社会认可的正式约束 外在强制的正式约束及其有效的实施机制所构成的规则体系
市场规则是一系列相辅相成的由社会认可的正式约束、外在强制的正式约束及其有效的实施机制所构成的规则体系。( )参考答案: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