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7-24 03:50:48

简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标签:正确答案,请帮忙,理论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85***841

2024-07-24 03:50:48

正确答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邓宁提出的。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生产理论主要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①以垄断优势理论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②以阿利伯的安全通货论和拉格曼的证券投资分散风险为代表的金融理论;③厂商理论即内部化理论。邓宁认为上述三种理论对国际生产的解释是片面的没有能够把国际生产与国际贸易或其他资源转让形式结合起来分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上述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区位理论解释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能力和意愿解释它们为什么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或许可证安排这三种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中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理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并广泛被用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优势。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①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的优势。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等。 ②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到底是选择资产内部化还是资产外部化取决于利益的比较。 ③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具有上述两个优势以后在进行投资区位要素选择上是否具有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区位优势包括劳动成本、市场需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和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此后该理论又作了动态化的发展加入了投资发展周期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外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由于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其上述三个优势会产生动态变化因此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国与外部资本的流动也会发生净流入、流入流出:许存和净流出等若干阶段且不同阶段资本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 (3)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 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 ①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②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 ③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 ④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政策意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克服了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缺点。同时该理论把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解释了新的国际经济现象具有相应的实践性。但是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衷并没有很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妨碍该理论在政策和实践上的重要程度和参考意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邓宁提出的。(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背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生产理论主要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①以垄断优势理论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②以阿利伯的安全通货论和拉格曼的证券投资分散风险为代表的金融理论;③厂商理论即内部化理论。邓宁认为,上述三种理论对国际生产的解释是片面的,没有能够把国际生产与国际贸易或其他资源转让形式结合起来分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上述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区位理论解释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能力和意愿,解释它们为什么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或许可证安排这三种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中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理论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并广泛被用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优势。(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①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的优势。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等。②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到底是选择资产内部化还是资产外部化取决于利益的比较。③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具有上述两个优势以后,在进行投资区位要素选择上是否具有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区位优势包括劳动成本、市场需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和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此后,该理论又作了动态化的发展,加入了投资发展周期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外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由于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其上述三个优势会产生动态变化,因此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国与外部资本的流动也会发生净流入、流入流出:许存和净流出等若干阶段,且不同阶段资本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3)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①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②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③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④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政策意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克服了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国际间资本不流动的缺点。同时,该理论把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解释了新的国际经济现象,具有相应的实践性。但是,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衷,并没有很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妨碍该理论在政策和实践上的重要程度和参考意义。

上一篇 私有化券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