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元区经验和缺陷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7-24 03:34:52

从欧元区经验和缺陷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标签:东亚,欧元,正确答案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69***841

2024-07-24 03:34:52

正确答案: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取决于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政策一体化、通货膨胀相似性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等。下面根据欧元区的经验和缺陷从这些指标出发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 第一从经济开放度来说。虽然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特征和经济利益千差万别但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是较高的尤其是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度都在100%以上前两者更高达200%以上另外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韩国的对外开放度也很高均在50%以上。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开放度也提升很快。 第二从产品多样化看。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则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东亚地区的出口贸易构成相似性很高都以制成品为主且比值要高于西欧20世纪80年代的结果。制成品和类似产品所占比重越大贸易伙伴越愿意进行货币合作。因为如果双边汇率不固定会对有差别的但可替代的产品出口影响较大。从东亚情况看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采用共同货币将减少由于货币竞相贬值带来的恶性出口竞争。 第三从区域经济合作看。区域内贸易关系的紧密有利于形成货币合作区它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区域内内部贸易关系越密切货币同盟的收益就越大。而这些收益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避免双边汇率波动对贸易的破坏效应来实现的。而东亚的区域内贸易比率却逐年上升反映出东亚各国和地区区域内贸易总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也为货币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东亚货币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欧洲货币一体化为借鉴实行东亚货币一体化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货币联盟主要是一个政治体而非经济体。这是目前为止欧元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认清这一点很重要认清这一点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要做好在某个时刻被要求做出政治牺牲的准备。比如成员国可能面临财政政策受约束的局面。 第二以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为起点随后再采用单一货币。欧元启动时欧洲还远未达到单一市场的程度但它至少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制造产品和众多的服务。如果不形成一个单一市场货币联盟就很可能在成员国间引发经济分歧。单一市场没有货币联盟可以照行不误但货币联盟要是没有单一市场就会步入险境。欧洲人因为没有首先统一市场而吃了亏由此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货币政策决议竟以不同的速度传达到欧元区各个区域。 第三要有一个时间表不要完全依赖经济指标。时间表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于一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牵涉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浩大工程无疑是很有效的促动。货币联盟有了最后期限的约束成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尽快使自己符合标准欧洲在这一点上还算成功若是没有1999年的最后期限欧洲人可能至今仍在等着何时采用欧元。 第四采用一个过渡的货币体系。大多数的亚洲货币与美元挂钩而一个大规模的货币联盟往往采用自由浮动的货币。当然对亚洲来说以现行的美元挂钩制作为将来决定换算率的基础也是有可能的。但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汇率机制有这样一些优点:汇率在被永久固定之前可以得到检验而且各国和地区央行在过渡期间能够更紧密地合作。不要小看这种“软性”的组织因素和人为因素正是它们为一个成功的货币联盟奠定了基础。 第五不要让中央银行过于独立这是欧洲人用错误换来的经验。欧洲中央银行不仅能够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而且还能自己选择目标。如果财政部长有权设定通胀目标而让欧洲中央银行来执行的话欧洲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 第六不要理睬稳定与增长公约而把精力集中到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公共财政的长期稳定上。不要羞于使用定性指标即便它们执行起来不那么容易。但一个基本正确的软性准则总比一个没有经济意义的硬性规定来得强。要注意政策协调是一个货币联盟能否运转的关键。每个成员都必须认同这一点即经济政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从支出、税收直到对财政、产品和劳务市场的规定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项。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一个地区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取决于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政策一体化、通货膨胀相似性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等。下面,根据欧元区的经验和缺陷,从这些指标出发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第一,从经济开放度来说。虽然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特征和经济利益千差万别,但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是较高的,尤其是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度都在100%以上,前两者更高达200%以上,另外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韩国的对外开放度也很高,均在50%以上。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开放度也提升很快。第二,从产品多样化看。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则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东亚地区的出口贸易构成相似性很高,都以制成品为主,且比值要高于西欧20世纪80年代的结果。制成品和类似产品所占比重越大,贸易伙伴越愿意进行货币合作。因为如果双边汇率不固定,会对有差别的但可替代的产品出口影响较大。从东亚情况看,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采用共同货币将减少由于货币竞相贬值带来的恶性出口竞争。第三,从区域经济合作看。区域内贸易关系的紧密有利于形成货币合作区,它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条件。区域内内部贸易关系越密切,货币同盟的收益就越大。而这些收益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避免双边汇率波动对贸易的破坏效应来实现的。而东亚的区域内贸易比率却逐年上升,反映出东亚各国和地区区域内贸易总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也为货币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东亚货币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欧洲货币一体化为借鉴,实行东亚货币一体化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货币联盟主要是一个政治体,而非经济体。这是目前为止欧元给我们上的最重要的一课。认清这一点很重要,认清这一点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要做好在某个时刻被要求做出政治牺牲的准备。比如,成员国可能面临财政政策受约束的局面。第二,以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为起点,随后再采用单一货币。欧元启动时,欧洲还远未达到单一市场的程度,但它至少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制造产品和众多的服务。如果不形成一个单一市场,货币联盟就很可能在成员国间引发经济分歧。单一市场没有货币联盟可以照行不误,但货币联盟要是没有单一市场就会步入险境。欧洲人因为没有首先统一市场而吃了亏,由此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货币政策决议竟以不同的速度传达到欧元区各个区域。第三,要有一个时间表,不要完全依赖经济指标。时间表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于一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牵涉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浩大工程,无疑是很有效的促动。货币联盟有了最后期限的约束,成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尽快使自己符合标准,欧洲在这一点上还算成功,若是没有1999年的最后期限,欧洲人可能至今仍在等着何时采用欧元。第四,采用一个过渡的货币体系。大多数的亚洲货币与美元挂钩,而一个大规模的货币联盟往往采用自由浮动的货币。当然,对亚洲来说,以现行的美元挂钩制作为将来决定换算率的基础也是有可能的。但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汇率机制有这样一些优点:汇率在被永久固定之前可以得到检验,而且各国和地区央行在过渡期间能够更紧密地合作。不要小看这种“软性”的组织因素和人为因素,正是它们为一个成功的货币联盟奠定了基础。第五,不要让中央银行过于独立,这是欧洲人用错误换来的经验。欧洲中央银行不仅能够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而且还能自己选择目标。如果财政部长有权设定通胀目标而让欧洲中央银行来执行的话,欧洲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了。第六,不要理睬稳定与增长公约,而把精力集中到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公共财政的长期稳定上。不要羞于使用定性指标,即便它们执行起来不那么容易。但一个基本正确的软性准则总比一个没有经济意义的硬性规定来得强。要注意,政策协调是一个货币联盟能否运转的关键。每个成员都必须认同这一点,即经济政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从支出、税收直到对财政、产品和劳务市场的规定,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事项。

上一篇 滞胀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内部化理论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