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A B C D 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
(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多3个,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 DC3冷凝可形成一种D、C相间的六元环结构的三聚体,其中D原子的杂化方式 为_______。 (4)C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 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A、B、C、D、E五种元素组成某配位化合物X,其原子个数比为18:6:4:1:1, 该配位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 Sb的一种氧化物高于843K时会转化为长链的大分子, 其结构片段如图,则该分子中Sb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 ![]() |
参考解答
(12分) (1) ![]() (2)S<O<N (2分) (3)sp3 (2分) (4)H2O与H2O2之间形成氢键(2分) (5)[Ni(NH3)6SO4(2分) (6)2∶3(2分) |
试题分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多3个,则B为N元素;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则C为O元素、D为S元素;E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E为Ni元素。 (1)E为Ni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 (2)元素B、C、D分别为N、O、S,N原子2p能级排布了3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O,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S<O<N (3)DC3冷凝可形成一种D、C相间的六元环结构的三聚体,则六元环上3个S和3个O依次交替,每个S再连接2个O,则每个S形成4个σ键,所以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4)C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则A为H元素,两种化合物分别为H2O、H2O2,H2O与H2O2之间形成氢键,所以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 (5)A、B、C、D、E五种元素组成某配位化合物X,根据其原子个数比为18:6:4:1:1,可得化学式为:[Ni(NH3)6SO4 (6)根据切割法,Sb位于公共边上,所以1个环含有Sb:4×1/2=2;位于上下顶点上的O只属于1个环,位于公共边上的O为2个环共用,所以1个环含有O:2×1/2+2=3,因此该分子中Sb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2:3。 |
相似问题
(12分)(2012?山东)[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 合金 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
(12分)(2012?山东)[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键具有
短周期元素A B C 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且A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 C位于同一主族
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B的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的3倍,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W X Y 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 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最高正
短周期元素R T Q W 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下列判断
短周期元素R、T、Q、W、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RTQWZA.W的单质易溶于CS2B.Q与R可能
(8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属于同位素
(8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属于同位素的有,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填序号)①液氯 ②③白磷 ④18O ⑤⑥红磷⑦16O⑧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