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 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
(1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Ⅰ.【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 ; 猜想2:所得沉淀为 ;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Ⅱ.【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Ⅲ.【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进行定性实验; ![]() Ⅳ.【问题讨论】 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 ; (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以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 。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
参考解答
(15分) Ⅰ.猜想1:Cu(OH)2; (2分) 猜想2:CuCO3; (2分) Ⅳ.现象: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2分) (若猜想1为CuCO3,则现象为: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 (1)用酒精灯微热横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一段时间,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3分) (2)① 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2分)且M(BaCO3)大于 M(CaCO3),测量误差小;(2分) ②Cu5(OH)6(CO3)2(或:2CuCO3????3Cu(OH)2 )。(2分) |
试题分析:Ⅰ.根据Cu元素可能生成的沉淀的形式猜想。所得沉淀可能是Cu(OH)2或者是 CuCO3; Ⅳ.如果沉淀是氢氧化铜,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无水硫酸铜与水结合生成蓝色固体,则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沉淀是碳酸铜,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对应现象是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依据气体的压强原理,容器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以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用酒精灯微热横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灯冷却一段时间,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①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则根据装置增重的质量来测定沉淀的组成。C中盛放Ba(OH)2溶液,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且M(BaCO3)大于M(CaCO3),测量误差小; ②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 。,说明27.1g的沉淀分解生成0.15g H2O,0.1mol CO2,则CuO的质量是4.7g,物质的量是0.25mol,所以沉淀中n(Cu):n(OH-):n(CO32-)=0.25:0.3:0.1=5:6:2,所以该沉淀的化学式为Cu5(OH)6(CO3)2. |
相似问题
为探究 Na Mg 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①
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①有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 浮在水面上,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 5%H2O2溶液,各滴入2滴1 mo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请填空:(1) 图中A管的作用是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请填空:(1) 图中A管的作用是,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可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 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1)图Ⅰ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加热晶体时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检验的生成B.向某溶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晶体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的生成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人溶液,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