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温度下 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 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 有关结论正确
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B.40 ℃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 < KNO3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 ℃后,溶液的浓度:NaCl > KNO3 |
参考解答
D |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 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O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KNO3的溶解能力较小,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40℃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NaCl36g>KNO331.6g,错误;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解均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等于实验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可知溶液的浓度是NaCl>KNO3,正确。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相似问题
根据右图中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2)t2℃,a、b、c三
(4分)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1)下表列出了不含结晶水的固体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
(4分)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1)下表列出了不含结晶水的固体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363534
A B 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t2℃ A B C三种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0℃时 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130gB.140gC.160gD.180g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