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t2℃ A B C三种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B.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D.要从A溶液中得到晶体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 |
参考解答
A B |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从t2℃降温到t1℃,A、B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在此温度范围内,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会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也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说法错误,因为没有说明此二种物质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在t2℃时,A、B两物质溶解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甲、乙二者t2℃时溶解度相等,故C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要从A溶液中得到晶体A,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说法正确. 故选AB。 |
相似问题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0℃时 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130gB.140gC.160gD.180g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
下图是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 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B.氢氧化钙饱和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时,KCl与MgSO4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其溶液只要降温就能析出晶体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其溶液只要降温就能析出晶体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只发生吸热过程C.CO2可溶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