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KNO3 NaCl溶液在生产 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下表是它们在
(6分)KNO3、NaCl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4)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完成此溶液的配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 ①溶解 ②称量 ③计算 ④量取 (5)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 判断a~f对应的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由实验1、2可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参考解答
(6分,每空1分) (1) NaCl(氯化钠) (2) KNO3(硝酸钾) (3) 45.8 (4) ③②④①或③④②① (5) c e f;降低温度、增加溶质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1)根据题中所给曲线的信息来进行解答,NaCl曲线平缓,所以变化不大。 (2)根据溶液的组成来来看,溶液中有一般把固体作为溶质,所以在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 (3)查表可以看出: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 (4)根据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其中称和量的顺序可互换)。 (5)分析实验1以及题目中给的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 KNO3,a溶液中溶解了KNO325g,而c溶液最终溶解了50g KNO3且温度为20℃,所以c溶液为饱和溶液,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是在60℃时溶解了50g KNO3,而此温度下的KNO3溶解度为110g,所以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实验2以及题目中给的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NaCl,,而实验中先后两次在100g水中加入了25gNaCl,所以第一次加入NaCl之后的d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在第二次加入NaCl后得到的溶液e为饱和溶液,且剩余NaCl的质量为50g-36g=14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知:在20℃时,100g水中能溶解NaCl的质量为36.0g,所以25g水中只能溶解9gNaCl,而e溶液中剩余了的14gNaCl就不能被全部溶解,所以再加入25g水后所得的溶液f仍然是饱和溶液。根据刚才的分析可知,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向溶液中加入溶质或是降低温度。 |
相似问题
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X Y 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 X和Y两种物质
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2℃时,X和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
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 320 93245 86485 5110138169202245NaCl35 735 83636 336 63737 337 838
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B.加入水C.
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10福建省晋江1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
(10福建省晋江12 )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
(8分)下图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试看图后回答: ① 在t3℃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
(8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①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② 在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