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8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SO42— MnO4— Cl— Br— 中的若干种
(Ⅰ)(8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 、MnO4—、![]()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③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 ⑵写出步骤②中的离子方程式 。 (Ⅱ)(6分)SO2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可能的原因: ① ② 。 简述设计实验证明: 。 |
参考解答
(Ⅰ).(8分)⑴Na+ 、Br—、![]() ![]() ⑵Cl2+2Br—== Br2+2 Cl— ![]() (Ⅱ).(6分) ①假设一:SO2或SO2与水作用的产物漂白了红色的溶液; ②假设二:SO2与NaOH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答消耗NaOH,碱性减弱均可) 方案一、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NaOH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则假设二成立; 方案二、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用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则假设一成立 |
试题分析:此题的做法是一边做,一变分析,判断,具体做法如下: 某无色溶液肯定没有MnO4—(紫色)中可能含有Na+(肯定有,因为只有它一种阳离子)、SO42— 、MnO4—肯定没有MnO4—(紫色)、 ![]()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pH>7;说明溶液呈现碱性,所以在碱性环境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不能存在,此处不能排除任何离子;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说明一定有Br—离子,因为溴单质溶于四氯化碳后是橙红色的; ③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不出是不是有氯离子,因为前面加的是氯水,其中含有氯离子,对实验是有干扰的。只能说可能有氯离子。 ④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肯定有亚硫酸根,溶液中的硝酸根和氢离子把它氧化成了硫酸根了,所以一定有亚硫酸根。所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a+ 、Br—、 ![]() ![]() ![]() SO2或SO2与水作用的产物漂白了红色的溶液;SO2与NaOH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 设计实验证明的方法:方案一、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加入NaOH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则假设二成立; 方案二、取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用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则假设一成立。 点评:离子推断题解法归纳:这些推断题的解法在于掌握离子的特有反应以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在解题之前,应对所提供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离子间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弱电解质,以及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就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例如,H+与OH- ,H+与弱酸根阴离子,OH- 与弱碱阳离子,Ag+与Cl- 、Br- 、I- 、 ![]() ![]() ![]() ![]() ![]() ![]() 在具体推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推断离子的肯定与否定存在结合起来考虑,不要单打一。 (2) 推断过程中,前后的结论不应该矛盾。因此,前面已下结论的离子,在后面的推断过程中可不再重叙。若在分析中发现前后结论有矛盾,则应找出错误原因。 (3) 在作推断结果时,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即肯定存在的离子,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不能判定存在与否的离子。并且这三个方面的离子应是互相独立的,任何一种离子只能出现一次,不能重复出现。当然有的题目中不一定三种情况都需要回答,但分析问题时都应该考虑到。 |
相似问题
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
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 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铜和稀硝酸反应速率[υ(NO)]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 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 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 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