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 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 低的蜡烛后熄灭 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参考解答
C |
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 解: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C、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C. |
相似问题
(2011年湖北黄石 11题)古语道“人要实 火要虚” 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 通常架
(2011年湖北黄石,11题)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
古语道“人要实 火要虚” 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 通常架空些 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
如图是何军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1)分析实验:请根据各实验现象 帮助何军同学完
如图是何军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1)分析实验:请根据各实验现象,帮助何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3分)在高效课堂中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学习。【课堂归纳】通过小组合作实验
(13分)在高效课堂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学习。【课堂归纳】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我们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可燃物②③【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 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趁热打铁: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铁杵磨成针: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趁热打铁: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C.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