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E 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F的原子序数为29 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
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F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E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1;③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④A、C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A.金属键的强弱:D>E B.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D>E C.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化学式为EB,属于离子晶体 D.晶格能:NaCl<DCl2 (2)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与F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A与C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___. |
参考解答
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除F元素外,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①F的原子序数为29,则F为铜元素;④A、C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则A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A为碳元素;C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C为氧元素.B元素原子序数介于碳元素与氧元素之间,则B为氮元素; ②E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1,s能级容纳2个电子,则E外围电子排布为ms2mp1,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E为铝元素.③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D原子序数介于氧元素与铝元素之间,则D为镁元素. (1)A.D为镁元素,E为铝元素,铝离子半径小于镁离子半径,所以金属键D<E,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增大,所以D>E,故B正确; C.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是氧元素,电负性最小是镁元素,的两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化学式为MgO,属于离子晶体,故C正确; D.晶格能禽大,其离子键盘牢固,离子晶体愈稳定,离子半径钠离子大于镁离子,氯化钠中离子键更强,晶格能:NaCl>MgCl2,故D正确. 故选:BC. (2)F为铜元素,核内质子数为29,核外电子数为29,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 与F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的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3d54s1,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是Cr元素.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r. (填元素符号); (3)A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A与C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为CO2,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分子中共含有2个σ键、2个π键,所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1:1. 故答案为:1:1. |
相似问题
已知A B C D 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 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
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
U V W X Y Z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20号元素 其中U和X W和Y分别在同一主族 Y的原子序
U、V、W、X、Y、Z六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20号元素,其中U和X,W和Y分别在同一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原子序数两倍,Z的原子序数是U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根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 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
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一定是ⅡA族
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C.一定是ⅡA族元素或是He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
A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 次外层电子数是b B 元素的原子 M 层电子数是(a-b) L 层电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形成晶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