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初中 已帮助: 时间:2025-07-24 00:24:23

(6分)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     
(2)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3)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表示的是      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t2℃时所得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B.浓硫酸C.硝酸铵D.干冰
E.氢氧化钠          F.氧化钙

难度:⭐⭐⭐

题库:初中,化学

标签:的是,溶解度,物质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56***147

2025-07-24 00:24:23

(1)水 (2)加水(或升温) (3)t2 乙 (4)A C D(全对2分)

试题分析:(1)观察图示并根据溶剂的定义判断,甲、乙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是水,所以溶剂是水。
(2)观察图2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
(3)观察图2可知,ab交于一点时的温度就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1可知,在t1℃时,100克水中溶解的乙物质多,即乙的溶解度大;再结合图2可知,b代表的是乙,a代表的是甲。
(4)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又因为t2℃的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所以只要能使饱和溶液温度降低的就能让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即只要加到大烧杯中的物质能够吸热即可。
A、冰融于水要吸热,B、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C、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 D、干冰气化要吸热, E、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热,F、氧化钙溶于水要放热。故答案选ACD
点评:根据物质实际的溶解现象与溶解度曲线的特点相结合,可以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答有关溶解度的知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上一篇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

下一篇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 t1℃时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