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 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
|
参考解答
小题1:D 小题2:C |
试题分析: 小题1: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震,①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综合以上的推理,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判断。正确答案选D。 小题2: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和海沟走向的判断。 |
相似问题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根据材料和图 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材料二:菲律宾人口9
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材料二:菲律宾人口9223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 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 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
下图A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B的演示。教师演示了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花岗岩、石灰岩B.大理石、石灰岩C.石灰岩、页岩D.页岩、大理岩
某中学生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 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 乙 丙 丁四地。考察结束后 部分夏令营
某中学生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考察结束后,部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