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兴趣小组从铜器上取下绿色粉末 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铜绿的组成。⑴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6分)某兴趣小组从铜器上取下绿色粉末,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铜绿的组成。![]() ⑴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铜绿的组成元素 。 ⑵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原理。这与上述实验方案中第 步骤(填数字编号)相似;化学方程式为 。 ⑶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在设计方案中有⑤⑥⑦三种冶炼铜的方法,通过比较请从资源、能源或环境等方面,说出其中一种方案所具有的优点: 。 |
参考解答
(1)CuO;Cu、H、O、C; (2)⑤;Fe+CuSO4=FeSO4+Cu (3) 2H2O ![]() (4)用铁和硫酸铜反应的方法冶炼铜操作简单,不需加热(其他合理答案可给分) |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黑色粉末B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E,则E中一定含有铜离子,则黑色粉末B为氧化铜,蓝色溶液E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红色固体)和硫酸亚铁,由于H为红色固体,则H为铜;因为无色液体C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可知,C为水;由于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为这两种气体中的一种,又根据图示,F和氧化铜加热能生成铜,说明F具有还原性,则F是氢气;根据图示,G也能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说明G也具有还原性,且G是由D气体和木炭高温反应生成的,则G为一氧化碳,则D为二氧化碳,带入图示验证,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铜绿的组成元素为Cu、O、C、H。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故与图示中的第⑤步相似。 (3)第③步的反应是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 (4)实验方案评价的一般原则是:(1)理论正确;(2)操作可行;(3)经济合理;(4)推理严密;(5)保护环境。故一般不加热,操作简便,污染少,节约能源的方案都为较好的方案。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明显现象找到突破点,即先要找准“题眼”,对于现象不明显的,要根据学过的知识先进行有针对性的猜想,然后沿着猜想进行推导,只要各步都满足,猜想就成立,如不满足,可再假设,再验证。 |
相似问题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下列生活用品中 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同时接触。工业上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 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CO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CO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BNaCl泥沙加入足量的
(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 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 铁 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选填字母)
(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选填字母)(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 金属的导电性C 金属的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B.人体为了补钙 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B.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C.公园里大理石雕像被腐蚀,这是“温室效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 CaCO3 BaCl2 Na2SO4 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⑴白色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