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KNO3 或改变温度 得到相应
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KNO3,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 (1)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参考解答
(1)20% (2)②③ |
试题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考虑加入的溶质是否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就用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有不溶解的,不溶解的溶质不能算溶液中的溶质,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才属于该温度下该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因为加入了25g,所以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 ![]() (2)再加入6.6g后溶质变为25g+6.6g=31.6g,所以溶液②刚好饱和;再加入硝酸钾20g,溶液仍然饱和,且20g没有溶解;加热后硝酸钾溶解度增大,固体全部溶解,有两种情况,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故答案为:(1)20%;(2)②③.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出再多溶解溶质的质量,再看加入的溶质与这一质量比较看是否饱和. |
相似问题
(2012?南充)如图为a b 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
(2012?南充)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 g.②t2℃时,a、b、c三种
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 a点的意义是 。(2)将t1
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2)将t1℃140 g 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此时溶液是(填“饱和”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 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要使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
右图表示A 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右图表示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 当A中含有少量的B
右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不饱和溶液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C.20℃时,甲、乙的两种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