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 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
参考解答
C |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A、我们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氨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故A正确;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B正确; C、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在整个过程中分子本身的大小并不会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故C不正确;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该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正确。故选C |
相似问题
在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 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2)
已知: 分别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当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为:
已知: 分别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当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用微观示意图表示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
(2011年山东临沂 2题)在下列物质中 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苛性钠C.稀盐酸D.空气
(2011年山东临沂,2题)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苛性钠C.稀盐酸D.空气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爆炸 使防辐射成为热点话题.“吃碘防辐射”的说法造成社会上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爆炸,使防辐射成为热点话题 “吃碘防辐射”的说法造成社会上短暂的“盐荒”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碘元素B.碘分
下列事实 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 实解 释A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B给水通
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B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