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 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 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A.用滤纸吸去
某温度下,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
参考解答
A、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用滤纸吸去一部分水的方法不妥当,故A错误; B、蒸发掉一部分水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 C、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低溶液的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不饱和硝酸钠溶液加入硝酸钠,继续溶解至不能再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
相似问题
t℃时 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 分别加热蒸发 然后冷却至t℃ 已知三份溶液分
t℃时,将一定量A(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至t℃,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的质量为10g、20g、30g,析出A晶体的质量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 有下列方法:(1)降低温度:(2)升高温度;(3)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有下列方法:(1)降低温度:(2)升高温度;(3)加同种溶质;(4)加溶剂;(5)恒温蒸发溶剂.可
某同学将烧杯内的甲溶液(杯底无固体)经某种操作后 变成乙溶液且烧杯底出现了一定量的溶质(甲 乙溶液中
某同学将烧杯内的甲溶液(杯底无固体)经某种操作后,变成乙溶液且烧杯底出现了一定量的溶质(甲、乙溶液中的溶质相同,且都不含结晶水),则下列说法不
18℃时 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在此温度下 向30mL水中加入10g该物质(不含结晶水) 充分溶解
18℃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在此温度下,向30mL水中加入10g该物质(不含结晶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33 3%B.25%C.20%D.10%
如图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 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 增加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若分别采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之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