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变化 设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变化,设甲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当甲、乙按质量比为M:N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当甲、乙按质量为2M:N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则甲、乙是下列物质中的( )
|
参考解答
当甲、乙的质量比为M: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知道,说明此时碱性物质是过量的,而当甲乙两物质按2M:N时的质量比反应后,溶液的pH=7,此时恰好完全中和,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所需酸性物质的分子个数是碱性物质的分子个数的二倍. A、KOH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KOH的分子个数是H2SO4的分子个数的二倍,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Ba(OH)2和HN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Ba(NO3)2+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Ba(OH)2和HNO3的个数比为1:2,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C、Ca(O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Ca(OH)2的分子个数是HCl的个数比为1:2,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NaOH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NaOH的分子个数是H2SO4的分子个数的二倍,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
相似问题
含有杂质的碳酸钙样品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 共收集到4.44克二氧化碳 且溶液中残留有不溶物.据此
含有杂质的碳酸钙样品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共收集到4 44克二氧化碳,且溶液中残留有不溶物.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在该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镁、碳酸钾、二
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 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 现将13.8g
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 8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沉淀9g,
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各盛有100g9.8%的硫酸溶液 天平平衡.再向两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下列某组金属
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各盛有100g9 8%的硫酸溶液,天平平衡.再向两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下列某组金属,反应完全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符合此条件的金属组别
24g碳在80g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88gB.72gC.104gD.11
24g碳在80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88gB.72gC.104gD.110g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取该样品6.0g 装入烧杯中 加入36.5g稀盐酸 恰好完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6 0g,装入烧杯中,加入36 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