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t2℃时 甲的溶解度为______(2) t3℃时 甲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2) 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 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25g(2)甲(3)降温结晶(4)AB |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的意义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 (2)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50g;乙的溶解度小于50g。t3℃甲5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甲,即得到的是甲的不饱和溶液;t3℃乙5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乙无法完全溶解,即形成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乙,所以得到的是乙的饱和溶液。 (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对溶解进行降温。由于甲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会析出甲;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则不会析出丙。则可达到提纯甲的目的。 (4)A t1℃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都会变大,则溶液的组成不会变化,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均不会变化。此项正确。 B 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C t3℃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甲最大,其次是乙,丙最小。所以等质量的三物质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丙、乙、甲。此项错误。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则丙的溶解度会变小。但如原溶解不饱和则可能不会有晶体析出。 点评:根据溶解度概念和溶解度曲线图的意义进行解答。 |
相似问题
(7分)如图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20℃时 B的溶解度是_______
(7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20℃时,B的溶解度是_______g。(2)3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Ⅰ(4分)右图为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⑴ t2℃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
Ⅰ(4分)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⑴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⑵ 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 经历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溶液甲 溶液乙溶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溶液甲 溶液乙溶液丙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
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1)50℃时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2) 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 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020 4060溶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020 4060溶解度/g27. 634.040.045.5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