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t1℃时相同质量的甲 乙两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 图2是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函
图1是t1℃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图2是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a、b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表示的是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2)要使图1中的甲物质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一条即可). |
参考解答
(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示可知在t2℃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所以有晶体析出的是溶解度小的,所以a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2)使图1中的甲物质继续溶解,说明变成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或升高温度都可以. 故答案为:(1)t2℃;甲(2)加水或升高温. |
相似问题
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
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某饱和溶液降温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在一定温度下 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 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
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
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A.降低溶液温度B.加入较多同温度
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A.降低溶液温度B.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搅拌均匀C.恒温蒸发一定量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B.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无水硫酸铜B.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加热C.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饱和溶液 当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