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从HCl NaCl NaOH Na2CO3 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 进行混合。已知
(5分)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 种 。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 |
参考解答
(1)Na2CO3 +Ca(OH)2=' Ca' CO3 ↓+ 2NaOH (2)HCl + NaOH =' NaCl' +H2O或2HCl +Ca(OH)2=' Ca' Cl2 +2H2 O (3)2 (4)Na2CO3 (5)Na2CO3 |
试题分析:根据五种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判断。 (1)两两混合,只有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CaCO3↓+2NaOH; (2)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没有气体或是沉淀生成,故发生的两个中和反应都具备这样的特征,即HCl+NaOH=NaCl+H2O或2HCl+Ca(OH)2=CaCl2+2H2O; (3)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说明生成了沉淀或是气体,可以是HCl与Na2CO3的反应,或Na2CO3与Ca(OH)2的反应,即有2种; (4)产生气泡只能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而无现象的是两个中和反应,所以第三种物质是碳酸钠; (5)结合题(1)可知,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与Ca(OH)2的反应,如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过滤后的滤液中只含有NaOH,无论加入上述哪种物质,都不会产生气体;若Na2CO3少量,则滤液中还应含有Ca(OH)2,同样无论加入上述哪种物质,都不会产生气体;若Ca(OH)2少量,则滤液中还应含有Na2CO3,往其中加入盐酸时,先与NaOH反应,故不产生气体,继续加入盐酸,则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符合题意,故第二种物质是Na2CO3。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只有掌握了这些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之间能否反应及其反应的实验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
相似问题
由NaCI CuCl2 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将其逐一进行分离 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由NaCI、CuCl2、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逐一进行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水氢氧化钠溶液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C.水氢氧化钾溶液D.
暖宝宝保暖贴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他剪开内包装袋 发现其中的粉末呈黑色
暖宝宝保暖贴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他剪开内包装袋,发现其中的粉末呈黑色。【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
根据图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 推测甲为 A.铜B.碳酸钠C.氧化铜D.氢氧化钡
根据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A.铜B.碳酸钠C.氧化铜D.氢氧化钡
构建知识网络 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能在下图圆圈中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
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能在下图圆圈中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使得直线相连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且分别反
区别两瓶气体 一瓶是氧气 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气体
区别两瓶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气体中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瓶内C.观察颜色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