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A是氯气发生装置 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 (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现象为______.(选填标号)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现象 (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 |
参考解答
(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 故答案为:4HCl(浓盐酸)+MnO2
(2)A装置产生了氯气,C装置为D装置提供水蒸气,氯气有强氧化性,碳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水、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l2+2H2O(气)+C
故答案为:2Cl2+2H2O(气)+C
(3)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生成的HCl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未反应完的Cl2与H2O作用产生的HClO的漂白作用使红色消失; (4)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所以反应过程无现象,故选B;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气体通过导管进入B装置,导致B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迫使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饱和食盐水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贮存少量Cl2, 故答案为: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2. |
相似问题
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 发现制得氧气有异常的气味 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
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发现制得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该氧气中可能混有( )A.Cl2B.Br2C.HClD.CO2
如图所示 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 置于光亮处 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 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 集气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H2、O2②Cl2、CH4③NO2、
向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液体 振荡后 能观察到无色溶液的现象 则加入的液体是( )A.水B.碘
向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液体,振荡后,能观察到无色溶液的现象,则加入的液体是( )A.水B.碘化钾淀粉溶液C.氯化亚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 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
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氧化
下列对氯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有( )A.密度比空气大B.无色 有剌激性气味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可
下列对氯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有( )A.密度比空气大B.无色,有剌激性气味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可与消石灰反应制漂白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