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通向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段话表明( )。
A.历史的进程与理论推理的进程是完全一致的
B.理论是历史经过修正的再现
C.理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全部内容的反映
D.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由理论推演出来的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辩证思维方法中的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原则运用于认识,认为认识的本质既不是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精神的自我创造,也不是旧唯物主义者所说的直观的映象,而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所以运用到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一致的方法上就是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东西是对历史的东西的概括和总结。不过,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不是僵死的、一一对照的一致,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逻辑的东西舍弃了历史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偶然因素,抛弃曲折、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基本线索,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虽然逻辑的东西作为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具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但逻辑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由历史的东西决定的,逻辑的进程必须在总体上符合并反映历史的进程,两者的进程应当保持基本的一致。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历史的修正的再现,而不是对全部历史内容的反映,理论与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故选项B正确。历史的进程与理论推理的进程不是完全一致的,理论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不是僵死的、一一对照的一致,理论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故选项A不正确。理论舍弃了历史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偶然因素,抛弃曲折、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基本线索,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所以说理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全部内容的反映。故选项C错误。选项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项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选项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
相似问题
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 )。A.前者是客观范畴 后者是主观范畴B.前者是主观范畴 后者是客观范畴C.二
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 )。A.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B.前者是主观范畴,后者是客观范畴C.二者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D.前者是本质的规定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 (2001年单选)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 (2001年单选)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请帮忙给出正确答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 必然性( )。A.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B.是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支配力量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必然性( )。A.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B.是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支配力量C.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D.总是和
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 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 这是( )。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B.质
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B.质变过程的客观性的表现C.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