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12-21 03:29:2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哲学,哲学类

标签:智者见智,主体,意识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j8***107

2024-12-21 03:29:21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造成的。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都可以从物质的过程得到说明。从上可知,人们在反映事物、现象时,由于受到主体状态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各不相同的。故选项C正确。选项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项A错误。意识的反映对象一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原材料。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所以,意识的产生也受到客体的制约。故选项B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故选项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上一篇 关于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同主观

下一篇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