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光通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于是他对凸透镜做了如下的研究: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
小明发现光通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于是他对凸透镜做了如下的研究: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然后把凸透镜、光屏、蜡烛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烛焰在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大;烛焰在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小;烛焰在______、______点,屏上得不到像. (4)经过多次试验他总结出了:①凸透镜成的实像总是______立的,成的虚像总是______立的;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______,像越______. ![]() |
参考解答
(1)因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由“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2)从实验器材的安装上考虑:若凸透镜成实像,器材安装必须能保证能像呈现在光屏上,故要将凸透镜放在中间,蜡烛和光屏放在其两侧,故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3)屏上出现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 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蜡烛放在e点,屏上的像最小. 烛焰在a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蜡烛放在a点,屏上不能呈接到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烛焰在F点,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故屏上得不到像. (4)经过多次试验可得出:①凸透镜成的实像总是倒立的,成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远,像越大. 故答案为:(1)15; (2)蜡烛、凸透镜、光屏; (3)b;e;F;a; (4)倒;正;远;大. |
相似问题
某天晚上小方在未开灯的房间看电视 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墙壁间移动 突然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
某天晚上小方在未开灯的房间看电视,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墙壁间移动,突然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的画面.那么关于像的性质和这一成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 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再小一些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 同时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再小一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近一些B.照相机离人远一
蜡烛 凸透镜 光屏依次放在如图所示的A B C三处 这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若要在光
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处,这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该( )A.向
小宇是个近视眼 他学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后 兴致高昂 回家后 他找来一个凸透镜 一支蜡烛 一个光屏继续
小宇是个近视眼,他学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后,兴致高昂,回家后,他找来一个凸透镜、一支蜡烛、一个光屏继续探究.他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很快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