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7-02 21:23:55

试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标签:创新能力,正确答案,请帮忙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j3***807

2024-07-02 21:23:55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微薄收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我国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呈上涨趋势。由于资源短缺淡水、土地的价格要上涨;要保护环境环境的成本要上涨;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成本也会提高。同时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俄罗斯、东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世界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价格都要上涨。这些都将弱化我国现有的竞争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因此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从国内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加快对外开放范围要扩大、领域要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因此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同时也必须正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我国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2%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3.9%和2.9%;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我国为1:0.08韩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1:8;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根本途径。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比如美国把保持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英国提出必须确保基础科学的优势和强大日本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等等。如果我国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难以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空间和海洋技术等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对此必须具备清醒的认识。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微薄收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我国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呈上涨趋势。由于资源短缺,淡水、土地的价格要上涨;要保护环境,环境的成本要上涨;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成本也会提高。同时,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俄罗斯、东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世界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价格都要上涨。这些都将弱化我国现有的竞争优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因此,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从国内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加快,对外开放范围要扩大、领域要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因此,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同时也必须正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我国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2%,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3.9%和2.9%;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我国为1:0.08,韩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1:8;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根本途径。(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一些主要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比如,美国把保持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英国提出必须确保基础科学的优势和强大,日本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提出要在国家层次上制定和执行以科技为基础的政策等等。如果我国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难以真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空间和海洋技术等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对此,必须具备清醒的认识。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上一篇 供给曲线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试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