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将凸透镜 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f已知):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f已知):![]() (1)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υ,并记录 ______的性质特点; (3)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根据此图的成像特点可制成 ______. (4)实验发现:当物距在 ______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物距在 ______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5)在乙图情形中,像已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若在AB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则须向 ______移动光屏可使屏上的像清晰. |
参考解答
(1)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出射后会聚而成的,所以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则B位置上应放凸透镜.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目的其实就是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所以要记录像的性质特点. (3)做实验时,应将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这样所成的像就承接在光屏的中央.图中,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方,说明来自凸透镜的光线有些偏上,所以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这样光线向下移动,成像在光屏的中央. 由图可知,物距比像距大,这种情况属于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物距U>f时,成的像都是实像;当物距U>2f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5)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光屏的右边,此时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凸透镜,(2)像,(3)下,照相机,(4)>f,>2f,右. |
相似问题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小丽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 而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小丽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丽面临
“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技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一.6月3日 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 分别沿A
“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技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一.6月3日,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方向观察读数,如图所示.其中沿______
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向左移至N处 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 则应在
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向左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应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______镜.
小明用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考古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出土文物 如图所示 他看到的是( )A.倒立 放大的实像B.正立 等大的虚
考古学家经常用放大镜观看出土文物,如图所示,他看到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