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为了探究水在沸腾时的有关问题 找来了好朋友小明 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他在地上架起一口锅
小华为了探究水在沸腾时的有关问题,找来了好朋友小明,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他在地上架起一口锅,并把水倒在里面,然后又把一口小锅放在大锅里面,并在小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最后抱来干柴烧水。小明问:“你要研究什么问题?”小华说:“我想知道哪个锅里的水先沸腾?”小明说:“当然是大锅里的先沸腾。”小华说:“还是看看实际的发生情况吧!”于是两人开始烧水,等了一段时间,大锅里的水终于沸腾了,而小锅里的水一直没有“动静”。小明很高兴,但很诧异小锅内的水始终没有沸腾起来,于是他又继续加热大锅一段时间,大锅内的水继续沸腾,等到大锅内水快要烧干了,小锅内的水还是没有“动静”。(1)根据上述记述,小华的探究结论是: (2)小明和小华在探究活动中运用了哪几个探究步骤? (3)如果想使小锅内的水沸腾,应该如何办? |
参考解答
(1)小锅的水不会沸腾 (2)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合作交流 (3)在大锅上加盖小锅敞开 |
【液体沸腾的2个条件】:达到液体的沸点,液体继续吸热。就是说给液体加热的温度必须要高于液体的沸点才可能使液体沸腾。 那么, 要使水沸腾,热源提供的温度必须高于100℃。 大锅中的水受热沸腾,由于水的沸点是100℃,则大锅中的水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100℃,小锅受到的热源温度只有100℃,没有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小锅中的水永远不会沸腾。 【2】 【方法一】:在大锅上加上一个锅盖(盖子密封性要好,且盖子不能盖住小锅)。 要使小锅中的水沸腾,且只能用大锅中的水作为热源,要使热源的温度高于100℃,根据【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高】的原理,可以在大锅上盖一个锅盖(盖子密封性要好),增大大锅内的气压,这样大锅内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使水的沸点增高,从而使大锅内的水在高于100℃时沸腾。 此时大锅内的温度比100℃高,相当于给小锅中水提供的热源高于100℃,小锅中的水在达到100℃可以继续吸热,从而可以使小锅中的水沸腾。 【方法二】:向大锅中的水加入食盐。 根据【向水中加入难挥发性电解质会降低水的饱和蒸气压,得到的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冰点比纯水低】这一原理,可以向大锅中的水加入食盐,形成的食盐溶液的沸点比水高,即大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可以达到100℃以上,相当于给小锅中的水提供的热源温度高于沸点100℃,从而使小锅中的水沸腾 |
相似问题
在高温环境下 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 会出现体温升高 头痛 眩晕 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
2011年春季以来 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 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 这是因为气温的
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
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B.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是在
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B.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D
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 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1)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所示 用
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1)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所示,用大塑料袋套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袋口扎紧,
以下填物态变化名称。(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 将塑料袋挤瘪 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 然后放入
以下填物态变化名称。(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