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现有木炭 一氧化碳 氧化铜 氧化铁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 它们之间发生的反
(8分)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以用“A + B → C + D”表示: 小题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小题2:若A为气态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B是 。 小题3:若A溶液的pH小于7,A与B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B是 。 小题4:A与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质量减少,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题5:A与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pH小于7,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
参考解答
小题1: C + 2CuO ='====' 2Cu + CO2↑,置换反应 小题2:氧化铁(或Fe2O3) 小题3: 氧化铁(或Fe2O3) 小题4: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小题5: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复分解反应 |
小题1:A为单质,所以A为木炭,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红色为铜。故B 为氧化铜 小题2:A为气态化合物,故A为一氧化碳,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故B为氧化铁 小题3:A溶液的pH小于7故A为稀硫酸,A与B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含有铁离子故B为氧化铁 小题4:A与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质量减少,可判定由气体产生,故A与B为Na2CO3 +与H2SO4 小题5:A与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且溶液的pH小于7,由酸性物质产生,故稀硫酸和氯化钡 |
相似问题
(8分) 研究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混合物样品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固体甲是
(8分) 研究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混合物样品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固体甲是。固体乙是。小题2:“操作1”是。小题3:Na2CO3溶液与样品溶液发生反
(4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
(4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
(7分)实验室从含有金属镁 铁 铜的粉末中 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
(7分)实验室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金属A是;金属B是。(2)操作a的名
(顺义2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 其中方案1合理 方案2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1
(顺义2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1方案2 A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适量稀盐酸洗用适量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奶粉和淀粉C.用酚酞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奶粉和淀粉C.用酚酞试液鉴别食盐水和白醋D.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