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双氧水制氧气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
下列变化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参考解答
C |
试题分析: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固体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故B错误;C、铜丝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根据化学方程式2AgNO3+Cu═Cu(NO3)2+2Ag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参加反应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因此溶液质量减少了,故C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D错误; |
相似问题
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生成物的分
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没有发生
下列各组变化中 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铁丝燃烧 玻璃破碎B.铜生锈 水
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铁丝燃烧、玻璃破碎B.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木炭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 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C.活性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C.活性炭用在防PM2.5的专用口罩上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C+2Mg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C+2Mg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建立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 (填“分子” “原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