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根据溶液图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根据溶液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 (3)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冷却三种方法都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 ![]() |
参考解答
(1)交点表示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同,P点表示的意义是:在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100g水;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50g,说明在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所以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有25g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4)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三种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但对于c物质来说,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减小而增大,所以降温不能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而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减小而减小,所以降温能使a、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在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100g水;(2)c<b<a;(3)饱和;(4)a和b. |
相似问题
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表格信息答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
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温度 ℃020406080100溶解度 gNaCl35 736 036 637 338 439 8KNO313 331 663 9110169246Ca(OH)20
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 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 那里的
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盐(氯化
20℃时 将等质量的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 加热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如图是M 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1℃时 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先后加入agM和bgN(两种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和b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并充分搅拌.下列说
一定温度下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