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 再分
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 (1)甲烧杯中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 C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____t2(填“>”、“<”或“=”)。 (4)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 (5)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时________。C. (6)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
参考解答
(1)饱和 (2)温度 (3)溶剂种类 (4)40.0 (5)> (6)50![]() |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甲中,烧杯内存在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说明硝酸钾在现有条件无法继续溶解,所以甲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甲、乙相比可知,甲中有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乙中没有硝酸钾晶体;二者水的质量相同,水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硝酸钾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3)甲、丙相比可知,甲中有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丙中存有较多的硝酸钾晶体;二者温度相同,甲的溶剂是水,丙的溶剂是酒精,二者的质量相同。可以看出硝酸钾晶体的溶解度受溶剂种类的影响。 (4)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恰好饱和。 设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则 ![]() 可解得,x=40.0g (5)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说明t2℃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比t1℃时溶剂(水)多了10g,即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t1℃时。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特点可知t1>t2. (6)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其中50℃时,数据明显不符合此规律,所以50。C时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绘制溶解度曲线时,先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50℃不能采用表中数据),再将描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进行连接。 点评:要准确掌握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线)。 |
相似问题
右图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
(6分)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
(6分)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 320 93245 86485 5110138169202246NaCl35 735
x 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
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
右图是甲 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
右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的小B.1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
NaCl KNO3 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1)由图一可知 2
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