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2009·山东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 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
(8分)(2009·山东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__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2(g)===O2+(g)+e- ΔH1=1175.7 kJ·mol-1① PtF6(g)+e-===PtF6-(g) ΔH2=-771.1 kJ·mol-1② O2+PtF6-(s)===O2+(g)+PtF6-(g) ΔH3=482.2 kJ·mol-1③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ΔH=________kJ·mol-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 |
参考解答
(1)向左 不改变 (2)-77.6 (3)Cu(OH)2 Cu2++2NH3·H2O===Cu(OH)2↓+2NH4+ (4)中 mol·L-1 |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热化学方程式、溶解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气体的浓度减小,平衡将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 (2)根据盖斯定律,ΔH=ΔH1+ΔH2-ΔH3=-77.6 kJ·mol-1。 (3)Ksp[Mg(OH)2>Ksp[Cu(OH)2,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 (4)因为氨水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铵溶液,依据电荷守恒得c(NH4+)+c(H+)=c(Cl-)+c(OH-),由于c(NH4+)=c(Cl-),故c(H+)=c(OH-),所以溶液呈中性;NH3·H2O的电离常数Kb== mol/L。 |
相似问题
在10 L密闭容器中 把10 mol M和10 mol N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M(g)+N(g)
在10 L密闭容器中,把10 mol M和10 mol N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M(g)+N(g) xP(g)+2Q(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4 mol Q,并测得P的平衡浓度为0 4
已经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 当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
已经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
已知:N2(g)+3H2(g)2 NH3(g)△H=-92kJ· mol-1若向体积为10L的恒温密
已知:N2(g)+3H2(g)2 NH3(g)△H=-92kJ· mol-1若向体积为10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 2 mol N2和0 6molH 2反应,由图像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
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 6 mol L,现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