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疯狂的高考标语  高考前夕的中国校园 到处弥漫着各种标语所营造出的励志氛围。

国考公考 已帮助: 时间:2025-10-08 20:56:21

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疯狂的高考标语

  高考前夕的中国校园,到处弥漫着各种标语所营造出的励志氛围。2014年的一项民调显示:38.2%的受访者还记得自己的高考标语,58.0%的受访者认为高考标语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人丑就要多读书”、“要想成功,必先发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标语,或令人莞尔、或歇斯底里,却也别有一种励志的能量,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负青春。

  面对这些极端的高考标语,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题库: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省考),申论

标签:受访者,叫人,标语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81***160

2025-10-08 20:56:21

【参考答案】这些极端的高考标语也折射出坚硬的现实:高考,依然是社会垂直流动的主要渠道,依然是许多人难以绕行的独木桥。标语背后,是学生改变命运的渴求、对教育公平的企盼。

高考标语,理应鼓励学习斗志、激发考试信心、点燃求知热情,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反观这些“霸气侧漏”的标语,无论是“给我死扛”的命令语气,还是“撞得头破血流”的极端口吻,即便能起到一时的励志作用,却也悲壮得令人心酸。过分渲染高考“一考定终身”,并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长远来看,实属得不偿失。

实际上,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苦学的典故和名言警句,比如,“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数不胜数,却难以找出快乐学习的典故或者俗语。这样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苦学”的种子,似乎学习必须苦,不苦就难有所成。

不可否认,吃苦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在网络时代,语言普遍变得重口味,许多学校和老师也出于招生宣传、轰动效应等考虑,让原本含蓄委婉地表达刻苦精神的励志标语变得“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不惜加入一些虐心、暴戾的词汇。

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实社会中的升学压力,以及社会将名校出身作为评价“人才”重要标准的惯用做法,倒逼学校及老师给学生施加压力。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果向上流动的大门能够更加敞开,倘若人生出彩的方式能够更加多样,相信高考标语将会少一些沉重,多一些阳光。

人生需要励志,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大可能地获得幸福和成功。因此,与其让学生在高考这个人生小关口上大喊拼搏、成功口号,不如在日常教育中多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做好人生规划,有条不紊地探索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发展方式。

上一篇   将下列选项的词语依次填入各横线处 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想于寒假中乘空来这里小住半月 以

下一篇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不属于负概念的是()  A.未成年人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