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科学家》报道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得越来越快。(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北极
据美国《新科学家》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得越来越快。 (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北极冰雪融化的原因: 。 (2)科学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①你认为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②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反应原理是:6CO2 + 6H2O ![]() ③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们致力于二氧化碳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和水,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冰川融化,冻土层中的甲烷(CH4)被大量的释放出来,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试写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4)防止全球变暖,请低碳生活吧!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建议 。 |
参考解答
(1)温度升高,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水由固体变为液体。(2分) (2)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C6H12O6 海水吸收 CO2 +H2O = H2CO3 CO2 + 2NH3 = CO(NH2)2 +H2O (3)CH4 +2O2 = CO2 +2H2O (4)少开车(合理答案即可) |
试题分析:(1)北极冰雪融化是因为全球温度升高导致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获得了更多的能量,所以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水则由固体变为液体。 (2)①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由含碳化合物的燃烧造成的,故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②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 + 6H2O ![]() 反应前 反应后 C原子 6 0 H原子 12 0 O原子 18 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和6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6H12O6。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外,还有海水吸收,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③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尿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H3 ![]() (3)根据题意,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 (4)“低碳生活”就是要减少能源消耗,低“碳”,主要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多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
相似问题
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
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C.使用可降解塑料D.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
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乙醇汽油D.脱硫煤
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乙醇汽油D.脱硫煤
工业的不断发展 逐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造
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的 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
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 绿化家园B
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绿化家园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D.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要求减少人们生活中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 从而减低碳的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人们生活中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