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 联合国确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 ![]()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下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4)从资源角度看: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 (4)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 B.随手关闭水笼头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从用途角度看:水能灭火,原理主要是 ;水能作溶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食盐 B.白糖 C.味精 D.麻油 |
参考解答
(1)氢元素和氧元素;(2)水分子;(3)①C6H12O6;②电、负;③变化后分子是否发生改变;(4)BD;(5)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 |
试题分析:(1)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从构成水的微粒分析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从化学方程式看,反应前有18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12个氧原子,故x里共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C6H12O6;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根据“正氧负氢”可知,图1中,氢气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图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分子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图2水的沸腾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4)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会使水白白浪费,错误; B.随手关闭水笼头,能够节约用水,正确;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是对水的浪费,错误; D.用洗衣水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正确。故选BD (5)根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分析,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吸热降温,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食盐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 B.白糖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 C.味精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 D.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较全面地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储备。 |
相似问题
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 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
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由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
依据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
依据右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B试管中气体移近火焰发出爆鸣声D.水是由
为防止污染空气 下列气体中 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
为防止污染空气,下列气体中,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电解水的实验中 电源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分别是、,其体积比约为,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