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质量数为197),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他还发现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笔直地弹了回来。 (1)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 (2)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请用" "划出,并在下方加以改正。 (3)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79;118 (2)一切 不可分割 实心球 有些 可分 由质子、中子等构成 (3)①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极小、极密实的核; ②原子核占有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 ③原子核被一个体积很大几乎什么也没有的核外空间包围着; ④原子核外空间里极稀疏地散布着电子,其总电荷数恰好等于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 |
相似问题
下列对分子及性质的解释中 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 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
下列对分子及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B.由于乳酸()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
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 产生0.02mol
0 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产生0 02mol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A.[Cr(H2O)6] Cl3B.[Cr(H2O)3Cl3]·3H2OC.
某阳离子M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 核内有a个中子 则M的质量数为 [ ]A.a+x-n B.
某阳离子Mn+的核外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a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 ]A.a+x-n B.a+x+n C.a-x-nD.a-x+n
BF3与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 下列有关二者的比较中 正确的是A.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
BF3与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下列有关二者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键角均为60°,都是含有极性键
比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原子少一个电子而又多一个质子的微粒是 [ ]A.Na+B.Na C.M
比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原子少一个电子而又多一个质子的微粒是 [ ]A Na+B Na C Mg2+D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