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无不毕肖()(二)阅读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无不毕肖()
(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⑵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无不毕肖()
参考解答
答案:11.⑴夹杂⑵说出⑶相像(相似)
相似问题
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 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
17 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鲁山山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10题(4分)2016山东省临沂市
鲁山山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0题(4分)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二)阅读下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2016山东省临沂
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