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 微观 符号”之间建立联系 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氨气(NH3)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氨气(NH3)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部分微观示意图。 ![]() (1)表示2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氨气是由 种元素组成,将其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常用的化学肥料,该溶液属于 肥(填“氮”、“磷”或“钾”)。 (2)写出上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3)该反应的微观过程Ⅰ是表示:氧分子和氨气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Ⅱ是表示 。 |
参考解答
(1)2O2 2 氮 (2)4NH3+ 3O2 ![]() (3)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
试题分析:氧分子的化学符号为O2,个数加在最前面,所以两个氧分子为2O2,根据氨气的化学式可以知道氨气是由2种元素组成的,分别为氮元素和氢元素,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含有氮元素,所以该溶液属于氮肥,上图中反应物是氨气和氧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所以反应为4NH3+ 3O2 ![]() |
相似问题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 所以碱性溶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①④的元素在周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①④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①④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氮气C.糖水D.水泥砂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氮气C.糖水D.水泥砂浆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
按酸 碱 盐 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 Na2CO3 NaCl MgOB.H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Na2CO3、NaCl、MgOB.H2O、Ca(OH)2、HCl、Na2SO4C.HNO3、NaOH、 K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