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6时许 京沪高速淮安段 一辆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 槽罐车司机逃逸
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司机逃逸,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l万名村民.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者达27人,送医院治疗285人. 相关链接: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在常温下,l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密度为3.21g/L(空气为1.293g/L),高压下可呈液态,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CIO-为次氯酸根)和金属氯化物等.据专家介绍,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5mg的氯气时,就会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为什么储氯罐内温度升高会引起爆炸?(用分子的观点说明) (4)储氯罐发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5)根据储氯罐发生泄漏时的实际状况请回答:你如何迅速、安全地逃离事故现场? (6)氯气泄漏发生后,一直在现场待命的消防特勤队立即用高压水网(火碱液NaOH)连续高空稀释,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氯气扩散.请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参考解答
(1)题中描述到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在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为3.21g/L. (2)题中描述到氯气的化学性质为: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金属氯化物. (3)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且微粒之间的间距加大,导致压强增大引起爆炸.故填:氯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压强增大并超过氯罐的承受极限,故爆炸. (4)因为爆炸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5)因为氯气有毒,且易溶于水,所以用湿布或用尿将衣服尿湿捂住嘴、鼻,迅速逆风跑到新鲜空气的高处. (6)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
相似问题
在101.3kPa时 将液态空气升高温度 三种气体分离出的先后顺序是( ) 气体氮气(N2)氩气(
在101 3kPa时,将液态空气升高温度,三种气体分离出的先后顺序是( ) 气体氮气(N2)氩气(Ar)氧气(O2)沸点-196℃-186℃-183℃A.N2、Ar、O2B.O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甲烷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氮气用作保护气D.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甲烷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氮气用作保护气D.氧气用于气焊
下列叙述的用途中 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的是( )A.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B.焊接金属时常用氮
下列叙述的用途中,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的是( )A.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B.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C.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用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做导线B.铁制炊具C.黄金压成金箔D.煤炭做燃料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做导线B.铁制炊具C.黄金压成金箔D.煤炭做燃料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塑料插头B.干粉灭火C.火力发电D.供给呼吸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塑料插头B.干粉灭火C.火力发电D.供给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