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大学生的求职简历越来越漂亮 但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 让招聘单位哭笑不得的是:30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4-26 08:42:33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大学生的求职简历越来越漂亮,但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让招聘单位哭笑不得的是:300多份高校毕业生送来的简历,竟然有一半掺假。在记者走访的几所北京高校里,听到不少学生的经验之谈——成绩可以从“不及格”改为“及格”,从“及格”改为。“优秀”;学生会的干事可以改为主席;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改为组织者;别人的六级证书处理一下就可以改成自己的;没有实习过也可以捏造一个实习经历……京城一所高校的大三男生满不在乎地说:“大家都在包装,如果我不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也不公平啊!”而一个大一女生的反应则是笑:“还有这种事儿?没听说过。这些人够聪明的!”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行为?
材料1、2、3反应了什么问题,材料4又说明了什么?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哲学,哲学类

标签:中国青年报,自己的,的是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75***702

2024-04-26 08:42:33

正确答案: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出现了一些问题忽视社会公德的现象还存在不讲文明礼貌、不助人为乐、不爱护公物、不遵纪守法等现象时有发生。而材料四说明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在蓬勃开展。

上一篇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它“涵盖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的

下一篇 在公共生活中 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 它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 引导人们自觉守法 自觉维护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