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 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参考解答
【解析】
(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张骞 丝绸之路
(2)开创殿试和武举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1分)唐玄宗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言之有理,答对一条即可)
(4)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言之有理,答对两条即可)
相似问题
自古以来 “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汉代的太学 考试毕业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汉代的太学,考试毕业分甲科、乙科两等。按当时定制,考试甲等的就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A 奖励耕战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废除旧
“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长安
“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杭州
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时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朝时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B 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武举 C 唐朝科举重
2015年3月 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
